原创 男篮应该重拾双塔,减少后卫人数,加强投篮能力,培养潜力新星?
中国男篮已经结束了国家队比赛,所有球员都回到了各自的俱乐部备战新赛季CBA。男篮小组赛下一阶段比赛将在11月进行,届时将迎来世预赛的新窗口。目前,除了要去海外联赛踢球的周琦和在国外特训的郭浩文,其他球员都已经回到CBA,受伤的国家队队员也已经恢复健康。下一次,男篮肯定会换,有望组成最强阵容。我们不妨。
第一,重拾双塔战术
自从杜锋执教国家队后,男篮主动求变,放弃了传统的双塔阵容,改打小阵容。从之前的亚洲杯和世预赛来看,效果并不理想。要知道,男篮的内线才是强项。2015年亚锦赛期间,易建联和周琦组成双塔,帮助男篮重返亚洲之巅。双塔一直是中国队的优势。
虽然是小球时代,但是对4号位的要求比较高,要求速度跟上快攻节奏,也可以投三分。三号位和四号位的摇摆人,比如古泉,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打法。但如果你有身高优势,在速度上依然可以不吃亏,显然可以占据一些优势。随着胡的复出,双子塔有了发挥的土壤。作为移动内线,胡完全可以打4号位,可以和搭档内线。
第二,减少警卫人数
在之前的国家队比赛中,已经不止一次的证明了三后卫战术的局限性,虽然增加一个持球点可以让进攻更加流畅,有助于打破全场紧逼防守,但有利也有弊。三后卫的身高有劣势,后卫打三号位。面对大小前锋,防守端吃亏很大,进攻端打不开。
看守的人多,分工明确。有串联组织的,有负责处理棘手问题的,有外围防守的。你只需要带四个警卫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杜峰的指导动不动就带了六个后卫,都有一些不足,要么是身体比较差,要么是投篮能力不好。不管他们带多少警卫都不行,反而会占领其他地方。
现代篮球发展非常迅速,已经不是“小快灵”了。看过前几届欧锦赛的球迷都知道,欧洲已经开始向“高速精准”发展,身高快,射门准,对抗能力优秀。后卫的身高和速度应该不冲突,需要孙悦和胡卫东这样的后卫。
第三,加强投篮能力
从男篮过去的比赛来看,每个位置的投篮能力都需要补充,锋线还是可以接受的。有了这个照顾一切的高崎,朱和也能投三分了。内线需要加强中投能力,不能只强攻篮下。毕竟除了,其他内线在篮下都没有优势,需要胡这样一个能投中的球员。
尤其是防守线,投篮能力很差,联盟能投三分。但是到了国际赛场上,面对高强度的防守根本发挥不出来,投篮稳定性大打折扣,最终打击了他的投篮信心。作为一名投手,胡曾经在面对空空如也的篮筐时选择了传球。
在国际赛场上,对手的防守强度很强,不可能经常有空位机会。球员需要在移动中接球投篮,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注重练习。他们不能总想着空位机会,需要提高持球能力和单打能力。
第四,培养有潜力的新星
在预赛中,男篮要适当培养有潜力的新星。中国队一直有这个传统。当初,17岁就进入了国家队。只有通过国家队层面的训练,年轻球员才能找到差距,进而提升实力。
t的位置
现在的中后卫投篮能力不足。上海队的李天荣各方面都很优秀,他很有运动细胞。他特别擅长远距离投射,有带球投篮的能力。他有望成为新赛季上海队后场的核心。如果他进步很大,男篮下一阶段应该重点关注。
最后,在男篮世预赛的下一个窗口期,要主动改变,重拾双塔战术。毕竟男篮最大的优势在于内线,减少后卫人数,做到少而精,所以需要加强投篮能力。另外,应该给有潜力的新星一些机会,比如青岛队的杨翰森,上海队的李天荣,他们潜力很大,应该早点培养。我们不能等到世界杯来了才培养新人。比赛是为了成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